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丨新成果、新机遇、新未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6场专题论坛成果丰硕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新成果、新机遇、新未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6场专题论坛成果丰硕

新华社记者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结合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等议题平行举办的6场专题论坛取得丰硕成果,来自海内外的与会嘉宾围绕相应议题深入交流,为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新蓝图,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增添新动力。

务实成果丰硕

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各方都期待全面推进务实合作,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务实举措,推动经济增长、提升民生福祉。

贸易畅通专题论坛筹备过程中和举办期间,各方达成201项务实成果,包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议定书、协定等文件106项,建立电子商务、税收、中欧班列等合作平台和机制9项,开展重大经贸项目合作30项、“小而美”项目合作40项,提出绿色贸易、数字发展、海关互认等各类倡议和制度性安排8项,发布研究报告和白皮书8份。

地方合作专题论坛期间,各方共同见证签署友城结好、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领域的15项合作协议。民心相通专题论坛发布了“丝路心相通”共同倡议和120项专题论坛成果清单,还启动了“丝路心相通”行动。

一系列成果始终坚守开放的本色、绿色的底色、廉洁的亮色。

海洋合作专题论坛,是在高峰论坛框架下首次举办的以海洋合作为主题的专题论坛,发布了“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及“一带一路”蓝色合作成果清单,涵盖25项合作成果,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海洋合作。

廉洁丝绸之路专题论坛发布了《“一带一路”廉洁建设成效与展望》和《“一带一路”廉洁建设高级原则》,并推出“一带一路”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防控合规风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合作面临新挑战,更需明晰路径指引。

智库交流专题论坛发布的《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倡议》鼓励各国智库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探索“一带一路”实践路径和未来方向,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报告《“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对共建“一带一路”给全球发展事业乃至改善全球治理带来的实践新经验、理论新启发作出学术性的分析、概括、阐发。

共谋发展机遇

6场专题论坛议题涵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以及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等方方面面,与会各方以此为平台深入碰撞交流,共谋发展机遇。

在贸易畅通专题论坛上,来自37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和工商界的300余名嘉宾和代表,围绕推进高水平贸易畅通主题,就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电子商务、绿色贸易发展等进行深入交流。

在海洋合作专题论坛上,各国嘉宾围绕“共促蓝色合作,共奏丝路海韵”主题,深入交流在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成功实践和发展机遇。

在廉洁丝绸之路专题论坛上,来自37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约200名代表,围绕“廉洁丝绸之路成效与贡献”“廉洁丝绸之路愿景与展望”两个分议题深入交流,为进一步系统性强化反腐败制度、确保“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推动民间交往、促进民心相通贯穿在各个论坛的热烈讨论与成果共识中。

在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来自共建国家的民众代表现场分享了民心相通的感人故事,非洲姑娘罗丝远嫁中国、当起“中国农创客”的故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在地方合作专题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围绕“智能化建设与城市治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城市融合发展”“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

此外,在智库交流专题论坛上,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约200名与会人士,围绕“共同的机遇,共享的未来”主题深入交流研讨,共谋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之策,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共创美好未来

6场专题论坛议题不同,但都凝聚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一共同愿景,彰显高效务实的行动导向。

高峰论坛召开前夕,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塞尔维亚国内和对外贸易部部长莫米洛维奇在贸易畅通专题论坛上说,这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开始,塞方将继续鼓励与中国开展强劲而富有成效的贸易,共同实施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扩大投资价值和贸易交流。

在主题为“汇聚心声、连通梦想,共创繁荣未来”的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联合国副秘书长、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谋划了人类相互尊重、携手合作、相互理解的新愿景,也为构建繁荣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在智库交流专题论坛上说,共建“一带一路”要开辟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不仅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还要撷取包括古丝绸之路沿线文明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精华,通古今之变、聚八方之智,形成系统指引“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世界的思想理念。

“腐败是全人类的公敌,要应对这一顽疾,需要各方的密切协作。”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强武在廉洁丝绸之路专题论坛上表示,为确保“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系统性强化反腐败制度建设尤为重要,这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创造更加友好和透明的营商环境,以及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推进城市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地方合作框架,能够推动共同发展、深化地方合作,也是共建国家寻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重要内容。

当前全球海洋正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多重挑战。柬埔寨环境部部长殷索莱认为,海洋所面临的挑战是全球性的,这需要全球共同合作和努力来解决,“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至关重要,将造福所有国家,造福子孙后代。(记者谢希瑶、范思翔、成欣、任沁沁、冯歆然、戴小河)

首页链接:一带一路官网 https://www.yidaiyilu.gov.cn


Keep Reading

Related Article

三星手機忘記密碼該怎麼辦?

此外,請考慮使用密碼管理器應用程式來安全地保存您的密碼。這樣,您不僅可以為您的三星裝置提供可靠的參考,還可以管理所有密碼。此外,允許使用生物辨識身分驗證選項(例如指紋掃描或臉部辨識)可以增加一層安全性和舒適度,從而降低您將來忘記密碼的可能性。 如果您擔心丟失個人訊息,那麼採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定期備份手機資料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從而節省大量時間。三星提供多種備份服務,可將您的資訊儲存在雲端,包括三星雲端和Google雲端硬碟。定期備份您的聯絡人、圖片和重要文件,即使您需要重置設備,也能確保您的重要資訊完好無損。 忘記三星手機的密碼可能相當棘手,尤其是在這個電子時代,無論對於專業還是個人,存取設備都至關重要。三星品牌以其創新的現代技術和易於使用的工具而聞名,但與任何手機用戶一樣,您也可能會遇到忘記密碼的情況。無論是圖案、密碼還是PIN碼,被鎖在裝置之外都會讓您感到無助。有很多方法可以重新訪問您的三星手機,了解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減輕與這個常見問題相關的壓力和焦慮。 此外,不妨考慮使用能夠安全儲存密碼的密碼管理器應用程式。這樣,您不僅可以獲得三星設備的可靠建議,還可以獲得所有密碼相關的可靠建議。允許使用生物辨識身分驗證選項(例如指紋掃描或臉部辨識)可以增加額外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從而降低您將來忘記密碼的可能性。 加入三星社群論壇是了解其他遇到類似問題的用戶分享的解決方案的有效方法。論壇通常提供豐富的資訊和建議,非常有用。您可以找到一些關於第三方應用程式和技術的推薦,它們可能有助於您的密碼恢復過程,以及如何在各種不利情況下保持設備安全。 對於那些考慮未來更換智慧型手機的人來說,請記住,不同品牌的恢復功能各不相同,可能比三星的產品更好,也可能更差。分析各品牌在行動安全和恢復選項方面的完整性,可能會在更換新設備時帶來更順暢的體驗。始終保持安全措施的可靠性,經常更新設備的軟體應用程序,並熟悉手機提供的功能。 您可能首先想到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三星提供的「尋找我的手機」服務。此功能可讓您透過網頁瀏覽器從其他位置存取您的手機。如果您的三星裝置之前已設定三星帳戶並啟動了“尋找我的手機”,您可以從任何其他裝置導航到“尋找我的手機”網站。使用您的三星帳戶憑證登錄,登入後,您將看到與您的裝置關聯的選項清單。其中一個選項是“解鎖”,它可以讓您從其他位置解鎖您的手機,而不會丟失任何資訊。這是一種無需重置設備即可恢復設備存取權限的有效方法。但是,必須在啟用鎖定螢幕功能之前啟動此服務。 此外,不妨考慮使用密碼管理器應用程式來安全地保管你的密碼。這樣,你不僅可以為三星裝置提供可靠的參考,還可以為所有密碼管理提供可靠的參考。啟用生物辨識身分驗證選項(例如指紋掃描或人臉辨識)可以增加額外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從而降低你將來忘記密碼的可能性。 如果無法存取「尋找我的手機」——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設置,或者你忘記了三星帳戶資訊——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使用谷歌的「尋找我的裝置」功能。造訪「尋找我的裝置」網站並使用你的Google帳號登錄,你可以看到裝置的位置,也可以選擇移除裝置以清除密碼。 無論您選擇使用三星的「尋找我的手機」服務、Google的「尋找我的裝置」、恢復出廠設置,還是諮詢個人社區,都有多種途徑可以恢復手機存取權限。我們生活在一個設備儲存大量個人資訊的時代,因此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保護這些資訊至關重要。 如果您忘記了密碼,請探索 三星 手機 忘記 密碼 種有效的方法來恢復三星手機的訪問權限,從使用三星的“查找我的手機”服務到執行恢復出廠設置,同時還可以探索未來密碼監控和數據備份的建議。